2021-10-03 ↔ 8684阅读
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理疗法的区别
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都属于红外线的子类。远红外线疗法与近红外线疗法也都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理疗(光疗)手段。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依靠其独有的热效应达到治疗目的,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皮肤表层和深层的温热感甚至灼热感,与白炽灯或火焰炙烤的感觉相近,所以又被通俗地称为“烤电”。
临床研究表明,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疗法具有缓解肌肉痉挛、降低神经兴奋度、增加免疫细胞的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生长等功能,适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对肌肉劳损,软组织牵拉损伤、所伤、挫伤,慢性无菌性炎症(如腱鞘炎、滑囊炎、肩关节囊炎)等具有改善功能。
正因为二者的适应证相近,治疗形式及主观感觉相近,在康复治疗领域常常有人将远红外与近红外治疗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
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的区别
如下图所示,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同属于红外线,而红外线则属于电磁波中的不可视光线。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被分为不可见射光、可见光和不可视光线三大类,不可视光线中又有红外线、微波、长波等类型。其中,红外线又因其对人体组织显著的温热效应而被单独划为一类。由于这一类对人体具有显著温热效应的电磁波涵盖0.75-1000微米波长的广泛区间,我们又根据其对人体温热效应的表现将其分为近红外线(波长0.75-1.4微米)、远红外线(波长1.4-3微米;其实是位于中段的“中间红外线”)及其他红外线三段。 由此可见,所谓近红外线,是指波长在0.75-1.4微米的电磁波,这段电磁波在光谱中距离可见光相对较近,称其为近红外线;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4-3微米,在光谱中处于距可见光较远的位置,故称其为远红外线。 之所以如此划分,是因为这两种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对人体组织的物理效应具有显著不同。近红外线的热效应相对较弱,但穿透人体组织的能力相对较强;远红外线的热效应更加显著,但对人体组织的穿透范围较浅。在临床应用上,二者的区别如下。远红外线治疗与近红外线治疗的区别
1、热效应不同。远红外线的热效应更显著。 2、脱水作用不同。远红外线的脱水作用更强。 3、照射后的皮肤反应不同。远红外线照射后,皮肤上的红斑更加显著、均匀,热感明显;近红外线照射后,皮肤上的红斑不如前者明显且不够均匀(花斑状),只有温热感。 4、穿透深度不同。远红外线仅能穿透至表皮下5mm深度,其能量大多被皮肤所吸收;近红外线可穿透至软组织50-80mm的深度,被皮肤和软组织吸收的能量相对较少。 5、远红外线多用于治疗较浅处的、对热刺激不敏感的软组织损伤,例如浅层挫伤、软组织较薄部位的损伤等;近红外线多用于治疗较深处的软组织损伤,例如股四头肌拉伤、肩关节囊炎等。微信扫码关注(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