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1 ↔ 2388阅读

肩袖撕裂的症状

肩袖是指起于肩胛骨里、外两面,止于肱骨近端大、小结节的四束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这些肌肉包绕于肱骨头周围的解剖颈附近,起到稳定肱骨头、实现肩旋转的功能。由于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肩峰与肱骨之间的距离近,肩袖的肌腱又比较接近于肱骨头,极易在极端情况下引发肩袖撕裂。
根据肩袖撕裂的类型不同,有部分撕裂、全层撕裂、急性撕裂、慢性撕裂、外伤型撕裂、退行性撕裂之分。在相同或不同类型的肩袖撕裂后,可能会出现如下常见症状。

肩袖撕裂(冈上肌)

突然的疼痛和肩部力量变弱

多发生于急性肩部创伤后。肩袖距离盂肱关节的距离短,其肌腱分布于大、小结节,极易在创伤和大力运动中遭受牵连。肩袖的急性撕裂会伴有疼痛,并出现肩关节内旋、外旋或外展功能障碍。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与其他肌肉的位置

长期疼痛且伴有主动活动度变小

肩袖肌腱与肩峰的反复摩擦、肩袖的退行性变化、肩袖过度使用等原因都会引发慢性疼痛,并因为物理接触和疼痛的规避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度缩小。

骨折和关节脱位

骨折和关节脱位可能会引发肩袖撕裂;急性的肩袖撕裂也可能会引发小范围的骨折;肩袖撕裂后更易出现关节脱位(肱骨头走位不正)。总之,肩关节的骨折、关节脱位与肩袖撕裂常常互为因果,成对出现。

肌肉萎缩

肩袖的肌腱部分或全部撕裂后,都可能会引发肩袖肌肉的萎缩。例如,肱骨大结节上的肩袖撕裂常常会伴有冈上肌和冈下肌的萎缩(长时间的萎缩后肉眼可见),这与肌肉的废用有关(用进废退)。

肩袖和其他肌肉的起止点及范围

高低肩

肩袖撕裂一侧的肩关节可能会因为肱骨失去束缚、保护性痉挛等原因出现高低肩现象(撕裂一侧相对较高)。

翼状肩和肩胛骨倾斜

肩胛下肌肌腱的部分或全部撕裂可能会让肱骨头向肩胛骨施加拉力失效,进而出现肩胛骨内侧缘外翻(翼状肩)和肩胛骨内下侧离开胸壁(肩胛骨倾斜)的现象。

翼状肩

上举和外旋力量弱且伴有疼痛

肩袖撕裂后进行徒手肌肉力量测试时,常常会发现患者的上举和外旋力量较弱且伴有疼痛。

被动运动时的肩峰下骨摩擦

肩袖撕裂后,主动的外展、外旋动作可能会有障碍,但却可以实施被动的外展和外旋。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缺乏来自于肩袖的稳定力量,被动运动时可能出现肱骨头与肩峰之间的摩擦(会有摩擦音)。

肩峰撞击

肩袖撕裂会使肩关节失稳,肱骨头走位不正,还会引发肩袖肌肉萎缩,于是出现肩峰撞击。这些现象之间形成正反馈,使问题愈发恶化。

肩峰与肩袖(肌腱)

微信扫码关注
(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劲来吧”)

公众号二维码

0 个回应

留言